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中学
百年名校 抚州一中
临川文化之勤廉篇|“荣亲园”
曾致尧,即曾巩的祖父,北宋太平兴国八年进士。他是一位性格刚正,清正廉洁,体察百姓疾苦,敢于上书言事的人。
曾致尧任梁州录事参军时,带着一位仆人,告假回家为母亲周氏祝寿。经过一个多月的奔波,他终于进入了南丰一都方家洲地界,离别多年的家乡就在眼前了,曾致尧心情十分激动,下马步行。接近城郭时,远远地看见母亲在弟弟曾从尧等人的陪伴下伫立在大道边的柳荫下。曾致尧快步向前,叫了一声母亲,便拜倒在地。周氏夫人早已双泪涟涟,哽咽道:“儿呀,你回来了!”曾从尧说:“早些天,母亲接到兄长的信,估摸着兄长这几天能赶到,每天要在此等着兄长呢,今天总算把兄长等来了!”
且说不久的一天,阳光明媚,花红柳绿,方家洲的曾氏园子里充满了喜庆的气氛。曾氏一族两百余众,再加上一些异姓亲戚、当地耆老,共三十余桌,热烈地庆贺老夫人的寿诞。酒宴上,大家纷纷向老夫人敬酒贺寿。其中一位曾姓长者在敬完酒后,借着几分酒意,轻声对老夫人说:“致尧是我们南丰第一位进士,是我们南丰的骄傲,更是我们曾姓的荣幸。可是,在外为官,也不该委屈了自己。老夫人,您说呢?”周夫人一听,就知道对方的意思,曾致尧回家后这两天,她已经几次听闻这些言辞了。原来,曾致尧的穿着极为朴素,仆从与所乘之马都很瘦弱。有些人就在背地里风言风语:“这哪像个当官的呢?当官的都腰缠万贯,骑着高头大马,威风凛凛啊。”更有甚者说:“莫非出了什么事吧?莫非是被削官职了吧?”——因此,周夫人端起酒杯,站里起来,说道:“这些天的闲言碎语已经不少了,有些人看到致尧的眼神都是怪怪的呢!”顿了顿,继续大声说道:“我的儿子当了官,却很贫穷,这是我的荣幸!如果他带着财货回家,穿着鲜亮的衣服,骑着高俊的大马,这难道是我平时所教导的吗?”大家听到老夫人这样一说,都肃然起敬。那位长者说道:“老夫人深明大义,教子有方啊!致尧秉承我们曾家清正廉明的家风,这是百姓的福分,也是我们曾家的福分啊!”在场宾客都颔首鼓掌称是。
后来,人们称南丰一都方家洲的这个曾家园子为“荣亲园”。